> 首页 > 民族专题 > 2024年一院一品 > 正文

花开生科石榴红 ——“七个一 ”沉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添加时间:2024-11-26 来源: 浏览次数:


创建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项目名称:花开生科石榴红——“七个一 ”沉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

一、项目简介

通过丰富贴近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学深悟透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嵌入式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各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族学生共学共进、团结融合、共同成长。

二、创建目标

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地位为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广大师生心灵深处。

三、特色亮点

1、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涵盖了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学习模范、讲述故事、观看电影、撰写作文、参观展览等七种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激发师生对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理解与感悟,避免了单一教育方式的枯燥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参与需求。

2、教育内容全面深入

主题班会围绕国家历史、文化、发展成就等展开讨论,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博物馆、参与民族节日庆典等,学习模范涵盖历史和当代的爱国英雄及民族团结典范,讲述故事涉及历史、民间传说和个人经历等,电影选择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主题的作品,作文围绕相关主题深入思考表达,展览包括历史、民族风情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内容,使师生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各个方面,深刻体会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注重实践体验

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如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感受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力量,参观展览使学生直观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多样性。这种实践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和理念,增强教育效果。

四、主要做法

以下是“七个一”活动的主要做法:

1. 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 目的:通过班会形式,集中讨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 内容:可以围绕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等主题进行讨论。

- 形式:可以邀请老师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每个学生参加一次实践活动

- 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力量。

- 内容:可以是社区服务、参观历史博物馆、参与民族节日庆典等。

- 形式:实践活动应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3. 学习一个典型模范

- 目的:通过学习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 内容:选择历史上或当代的爱国英雄、民族团结典范进行学习。

- 形式: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阅读传记、听讲座等方式进行。

4. 讲述一个故事

- 目的:通过讲述故事,传播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 内容:可以是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个人经历等,重点是体现爱国和团结的主题。

- 形式:可以组织故事会,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述,也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呈现。

5. 观看一场电影

- 目的:通过爱国电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 内容:选择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主题的电影。

- 形式:可以组织集体观看,然后分享感受

6. 撰写一篇作文

- 目的:通过写作,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对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理解和感受。

- 内容:作文可以围绕“我眼中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力量”等主题。

- 形式:可以是命题作文,也可以是自由发挥,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感受。

7. 参观一次展览

- 目的:通过参观展览,让学生直观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多样性。

- 内容:可以是历史展览、民族风情展、科技成果展等。

- 形式: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参观后可以进行讨论和分享。

五、建设成果

通过在全院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上一条:一院一品|“大中小思政共携手 民族团结之花齐绽放”农大附校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下一条:一院一品|“小水滴”党团先锋工作室民族工作系列活动——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关闭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