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族专题 > 2024年一院一品 > 正文

提升民族班学生培养质量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添加时间:2024-11-22 来源: 浏览次数:


创建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项目名称:提升民族班学生培养质量研究与实践

一、项目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校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政策法规,为了满足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升学愿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对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单列计划。学院结合自治区及学校有关要求,自2020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民族班学生。2020-2023级招收民族学生施行单独编班、因材施教;2024级民族学生遵照国家政策纳入5个平行班混编管理。

二、创建目标

1.加强民族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提高民族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参与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为牧区输送精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

三、特色亮点

1.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民族班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和所想所需,为同学们解决大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设立综合性锻炼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民族班学生设立综合性锻炼岗位,在锻炼能力的同时通过“勤工助学”岗位提供有力的大学生活保障。

3.举办和参加各类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举办跨专业的各级各类活动或赛事,为民族班安排指导教师,开设提高技能培训班,鼓励民族班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班同学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主要做法

1.学生第一党支部长期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促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针对民族班一年级学生,开展基本情况摸底工作,主要围绕思想、学习、家庭情况等,建档立卡。

3.配备优秀的蒙汉兼通班主任,帮助民族班学生及时适应大学生活,有针对性的开展育人工作。

4.定期召开民族班学生座谈会作为学院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围绕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同学们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解决。学院针对民族班家庭困难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民族班学生单独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因宿舍漏雨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生活,4天完成宿舍墙壁粉刷与修缮,切实提供学生生活学习保障。

5.针对不同年级的民族班学生,安排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对低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初及时统计分析学习情况,对有学业警告苗头的学生进行原因分析,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做好学习规划;对高年级的学生,建立“一对一”就业指导,辅导员、班主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全方位就业指导模式,组织专门的考研、考公、简历面试技能提升等专题讲座,多措并举,精准帮扶,切实提高民族班学生就业质量。

五、建设成果

2020级计科民族班学生于2024年6月毕业。作为首届计科民族班毕业班级,班级学生22人,顺利毕业20人,结业2人,毕业率91%。班级马宜明同学以专业第二的成绩(165人)保送到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利强考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雪光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班级同学通过升学、入伍、创业、国企、私企、个体、自由职业等方式积极就业,截止8月31日初次去向落实率(就业率)达77.27%,高于计科专业平均就业率71.52%,高于学院平均就业率76.31%。

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民族班学生进一步深切地感受到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政策的温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巩固与加强,同学们立志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决心与信心更加坚定。


上一条:一院一品|“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与理学院工作全面融合——理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下一条:一院一品|材艺花开石榴红,籽籽同心共筑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关闭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