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项目名称:“国通语与我,让普通话推广润物有声”
一、项目简介
学院为营造各族学生学好、用好、讲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凝练民族工作特色亮点,打造“国通语与我,让普通话推广润物有声”特色品牌活动,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特色品牌活动,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学院的推广力度,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二、创建目标
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挖掘学院民族工作特色亮点,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创建方向,开展“国通语与我,让普通话推广润物有声”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全院各族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牢牢铭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努力增强各族学生的五个认同,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经管力量。
三、特色亮点
(一)育人功能显著。脱口秀活动、“国通语与我”演讲已连续举办九届、十三届,具有显著的实践成效。
(二)品牌效应突出。优秀作品发布学院公众号,提升品牌传播力。
(三)学生参与覆盖度广。学生热情高,具有普适性。
四、主要做法
从“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出发,传播汉字、汉语之美,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精神,为推广普通话赋能。
(一)听
常态化录制[经管·微电台]栏目。选取《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论党的青年工作》《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等经典书籍录制[经管·微电台]栏目,让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普通话的语言之美,还能感悟到红色经典所传达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而这种文化内涵的提升,也让普通话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二)说
办好一年一度的脱口秀大赛。脱口秀大赛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语言魅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选手们在备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普通话水平(包括发音、语法、词汇运用等),在舞台上通过幽默风趣、机智巧妙的语言展现普通话的丰富表现力。观众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更多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办好“国通语与我”演讲比赛。同学们通过演讲的形式,从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讲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传递几千年文字的力量;以古诗词为题,叙写诗词典故,传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分享自己与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故事,让身边人身边事绽放别样风采。选手们通过谈体会、讲感悟,展示他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和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感悟。观众们在聆听故事中达到情感共鸣,激发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有形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读
开展经管青年接力诵读活动。组织学院各族学生接力诵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光荣啊,共青团——中国共青团百年史话》等经典作品。在接力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温度与信仰的力量,实现了推广普通话与传承红色精神的有机融合。以互动性最强的接力方式诵读红色经典,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旨在动员每一位同学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一份子,赓续红色血脉的“传声筒”。


(四)写
举办经管学子“一点墨”书法展。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之一,是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学院以传统佳节为契机,积极组织各族学生参与到书法作品征集活动中,并将优秀作品于学院公众号予以展示,并同步于学院一楼大厅举办了“一点墨”书法展。书法作品的展出,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了文化自信。


五、建设成果
(一)听
[经管·微电台]。完成《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50期、《聚焦中国式现代化》45期、《论党的青年工作》4期。
(二)说
脱口秀大赛。已举办学院第十届“有心而生,热辣滚烫”脱口秀大赛。
(三)读
经管青年接力诵读活动。已完成百名团员接力诵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光荣啊,共青团——中国共青团百年史话》,积极动员青年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一位同学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一份子,赓续红色精神。
(四)写
经管学子“一点墨”书法展。学院以传统佳节为契机,积极组织各族学生开展书法征集活动。教师节,开展“经管学子墨香礼赞,共庆四十载师恩璀璨”书法作品征集活动(89名学生参与其中,展出优秀作品14个);中秋节,举办“品茗赏盈月,中秋共欢颜”书画作品征集活动(148名学生参与其中,展出优秀作品17个);国庆节,举办“盛世华诞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书法作品征集活动(161名学生参与其中,展出优秀作品16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