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民族专题 > 2024年一院一品 > 正文

石榴籽同心庆丰收

——农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添加时间:2024-11-26 来源: 浏览次数:


创建单位:农学院

项目名称:石榴籽同心庆丰收

一、项目简介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院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各民族学生共庆丰收、举办农园“微课堂”,讲述农耕文化等,积极号召,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深入乡村实践,传承农耕文化,为进一步深化耕读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二、创建目标

我院将民族工作与学科专业特点紧密结合,把耕读教育作为我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的主要抓手,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民族大中小学生知农时,懂农事。厚植爱农情怀,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在落实“五大任务”上担当作为,为建设“模范自治区”做出积极贡献。

三、特色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民族工作与耕读教育相结合,各民族师生在回望古老农耕文明的过程中,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感受劳动的智慧和文化的传承。同时邀请兄弟学院和农大附中各民族师生参与其中,共同了解、体验农耕文化的发展,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强烈对比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主要做法

一是以“共庆丰收”为主题,通过文艺演出等形式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展现我院学子在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是参观我院农耕文化展厅,从记载农耕文化的历史书籍和宋辽时期以来的农具,感受农业发展的历史。

三是举办农园“微课堂”,讲述农耕文化。鼓励各民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参与,积极号召,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深入乡村实践,传承农耕文化。

四是把田间地头打造成比赛场地,让各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利用传统农具开展掰玉米、摘豆子、割小麦、挖土豆等趣味比赛,让学生感受到传统农业的生机活力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五、建设成果

9月22日农历秋分节气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院承办的内蒙古农业大学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科技园区耕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举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高聚林,党委副书记董贵成,党委委员、副校长左合君,党委委员、副校长陆海平,党委委员、副校长董同力嘎,党委委员、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韩瑞平出席活动,各职能处室、兄弟学院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和农大附属学校师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农事操作实践活动中,拿起锄头为荞麦松土,捡起筐篓收葵花,组队收玉米、挖土豆、摘绿豆,一起品尝新鲜农产品,亲自动手、亲身实践,体验农耕辛苦,感受耕读文化。 本次活动得到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农大附属学校的大力支持,我院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已经成为了学校耕读教育的重要载体,呼和浩特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并成功获批了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为进一步深化耕读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一条:一院一品|“迸发民族团结能量源”系列活动——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下一条:一院一品|“同心筑梦,石榴花开”——“九个一”民族团结育人活动——机电工程学院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活动项目展示

关闭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