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统战时讯 > 正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教育活动

添加时间:2024-06-03 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9月是第41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和引导全校各族师生牢固树立“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心聚力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全校各族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进学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规定,学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教育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学校2024年“一院一品”民族工作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印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各分党委(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的宣传教育,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多声部宣传矩阵。深入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和6部促进条例的学习宣传,开展“加大推普力度,筑牢强国语言基石” 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广泛宣传以“十二个必须”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阐释“四个必然要求”“四对重大关系”等深刻内涵。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历史故事和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引导广大师生牢牢铭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厚爱,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活动月期间,利用校园网、校报、校刊、微信、微博、电子屏、宣传栏、广播站等载体转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海报”“一起来学民族团结知识”“大型全媒体专题节目《铸梦·逐梦》”等推文300余篇,在全校各族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依托学校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建设,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功能,调动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教书育人全过程。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每天早7点到晚8点在学校三校区电子屏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宣传标语,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等。学校官网设置图片宣传专栏,长期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片。通过梳理挖掘学校师生的优秀事迹,树立师德师风典型、优秀学生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全校师生树牢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让“四个与共”和“五个认同”思想扎根心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和日常习惯。推出2024年师德师风标兵、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专题宣传海报,在全校营造学习示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从校史中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深入挖掘建校以来学校各族师生栉风沐雨、砥砺进取的交往交流交融史,通过举办“根植北疆,践行教育家精神——传承农大记忆,培育时代新人”专题讲座,展现各族师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精神面貌。

四、分层分类开展师生专题培训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众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通过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理论学习、党团校、青年学生理论学习等形式,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采用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参观展览、开展宣讲等方式,组织全校各族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全校各族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大局。8月26日,学校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王立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题作了专题辅导报告。举办内蒙古农业大学统一战线“两支队伍”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战线理论知识等内容,进一步提升统一战线“两支队伍”和党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截至目前,组织全校各族师生开展学习研讨56次,参与人数10228人次;调研座谈9次,参与人数622人次;讲座培训20次,参与人数3105人次。

五、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9月1日,组织师生观看“开学第一课”。9月2日,举行2024年秋季学期升国旗仪式。充分发挥校内育人阵地作用,组织2024年新入职教师和2024级新生参观校史展览馆。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读书行动、实践活动、党(团)日班队会、校园文化生活等,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法治知识竞赛、规范汉字听写大赛、“石榴花开,籽籽同心 ”主题演讲比赛、“墨香书写民族情,色彩共绘团结梦”民族团结书画展、观看民族团结影片等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品牌化。9月12日,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张文带领“石榴籽服务团”成员、动物科学学院教授王俊等人针对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委需求进行关于岱海鱼类生存试验方面的技术指导及智力支持。9月29日,组织教职工参观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活动月期间,全校共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54次,参与人数38552人次;观影参观45次,参与人数6400人次;主题实践活动83次,参与人数22854人次。

今后,学校将继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等,“滴灌式”“立体式”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有形、有感、有效抓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作出贡献。

上一条:学校党委统战部与乌兰察布市委统战部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

下一条:我校教师芒来、张文、魏江生等当选内蒙古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关闭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电话:0471-4309272